2 結果與討論
2.1 硅溶膠的影響
硅溶膠是由大小不等的二氧化硅粒子在水中未定存在的膠體溶液,分為酸性和堿性,其分子式為mSiO2.nH2O。堿性硅溶膠的PH在9~10的范圍內,硅溶膠外觀上呈微藍-淺藍色透明狀,因其膠體粒子直徑為納米級(10~20 nm),所以具有較大的外表積,粒子自身無色透明,粘度低,分散性和浸透性好。隨著硅溶膠中水分的蒸發,析出的膠體粒子能夠結實地附著在物體外表,粒子間構成硅氧鍵分離,而且分散體的電導率較低,分離以上特性,我們選用堿性硅溶膠制備室溫固化高模數硅酸鉀樹脂,其呈無色透明狀,穩定性良好。
2.2 反響溫度的影響
反響溫度對室溫固化高模數硅酸鉀樹脂制備的影響,分別停止了一系列反響溫度的實驗,結果見表2所示。
表2 反響溫度對室溫固化高模數硅酸鉀樹脂制備的影響
溫度范圍
實驗現象
室溫
白色混濁的液體
35~40℃
半透明膠體液體
40~50℃
半透明膠體液體
50~60℃
半透明膠體液體
60~70℃
無色透明液體
由表2可見,在室溫下由于各組分之間沒有發作化學反響,只是發作物理混合,得到的只是白色混濁液;在35~40℃、40~50℃、50~60℃范圍內各組分間發作了化學反響,但以水解反響為主,縮合反響停止很慢,所以得到半透明硅酸鉀的膠體,當反響溫度在60~70℃時,縮合反響速率加快,液體由半透明向透明轉變,粘度逐步增大,經過保溫反響得到粘度適中透明的液體。
2.3偶聯劑選擇的影響
偶聯劑的選擇對室溫固化高模數硅酸鉀樹脂的制備及其穩定性產生嚴重影響。選擇以下3種偶聯劑停止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偶聯劑對室溫固化高模數硅酸鉀樹脂制備的影響
品種
實驗現象及結果
硅烷偶聯劑KH-570
水解快,上層大量白色泡沫,下層半透明狀溶液,有白色絮狀物生成,約1天凝膠
硅烷偶聯劑KH-560
水解速率適中,不分層,溶液呈無色或淺黃色透明狀,360天內沒有凝膠
硅烷偶聯劑KH-550
水解速率適中,不分層,溶液呈無色透明狀,360天內沒有凝膠
偶聯劑570能與水反響,在堿性介質中縮合反響的速率加快,構成凝膠。
偶聯劑560能溶于水,同時發作水解反響,水解后釋放出
甲醇。在堿性介質中能加快縮合反響的速率。
偶聯劑550呈堿性,在水中水解,在堿性介質中加快了縮合反響的速率。
從表3的實驗結果可知,硅烷偶聯劑KH-560、KH-550的效果較KH-570要好得多,當其用量占體系總重量的30~50%時,效果更好。又因KH-560的原料價錢較低,能夠替代局部KH-550,從而降低樹脂的原資料本錢。
咨詢熱線:17320188259